真抓實干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典型經驗介紹之九:廣東省韶關市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6-04 09:46:53
摘要: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全面總結推廣各地家政服務業發展的有效做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全國范圍內征集遴選了一批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共同編寫了《推進家政服務提質擴容——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匯編》,深入總結了近年來我國家政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和成效。本書每個案例都緊密圍繞推進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既有實踐內容,又有理論剖析;既從思路上啟發,又從模式上借鑒,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為全國家政服務業發展提供示范經驗。
韶關市以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為依托,全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平臺建設,大力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清潔化、循環化發展,立足嶺南生態特色優勢,著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爭當粵北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在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加強交通互聯互通、產業共建、體制機制對接,積極推進“廣韶同城”“深韶對接”和“莞韶對口幫扶”,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在生態旅游、裝備制造、大數據、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培育發展上取得較好成效。積極開展老城區更新改造,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提升老工業城市功能,煥發老工業城市新活力。2019年,韶關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18.41億元,增長6%。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3.2:33.6:53.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加快交通融入。實施了韶新高速、韶關丹霞機場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竣工通航北江航道濛浬樞紐二線船閘,將北江航道等級由內河五級提升至三級,實現千噸級運輸船舶從大亞灣港口直達韶關港。推動產業融入。先后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地開展城市推介,簽約項目32個,投資總額376.17億元。成功舉辦首屆韶商大會,集中簽約項目32個,投資總額251.31億元。深圳華為數據中心、深圳寶能旅游物流等大型龍頭項目落戶韶關。中科院廣州化學所、華南理工大學等4所高?;蚩蒲性核谏卦O立了新型研發機構。韶關市22家企業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實現機制融入。將韶關新區確定為融入大灣區先行區。推進“廣韶同城”、“深韶對接”和“莞韶對口幫扶”,打造韶關南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平臺,在交通、產業、科技、金融、民生等方面開展合作。
加快建設示范園區。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依托,優化韶關高新區產業空間布局,合理拓展園區空間規模,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加快產城融合發展。韶關高新區“國家專用工程機械及關鍵零部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獲科技部認定,金融集聚區5個項目動工建設,華南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建成標準廠房10.8萬平方米。穩步建設重點園區。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按照差異化發展原則,探索園區市場化運作,打造一批專業產業園區。始興產業園建成中國(始興)制筆研發制造基地、萬達合金車模生產基地,乳源開發區升格為省級高新區,幾大園區動工項目超過195個,投試產項目超過100個。
鋼鐵產業綠色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步伐加快,韶鋼智慧中心實現了鐵區和能介生產的大規模集控、無邊界協同和大數據決策,變經驗生產為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生產,與日本第二大鋼企JFE達成高功能特殊鋼生產合作,上汽通用五菱完成對韶鋼的非調質鋼認證。有色金屬產業資源進一步整合,集資源開采、冶金、研發、精深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正加速形成,韶冶搬遷、丹冶綠色制造升級等項目有序推進。能源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提高,華電南雄、韶關新豐、乳源大布等項目建成投產。先進裝備制造、大數據、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培育加快,開工建設廣汽南方(韶關)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試驗檢測中心,打造封閉測試場地以及半開放道路測試環境,成為引領全國的智能網聯汽車電子產業新高地;韶關大數據產業園加快建設,華南數谷大數據中心、移動5G智慧城市等一批項目落地建設,建成5G基站17座,完成“一桿多用”智慧燈桿試點項目建設;博雅生物制藥(廣東)通過GMP認證并投產。
投入10億元實施24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稱號。打好藍天保衛戰,大力開展揚塵整治,擴大煙花爆竹禁燃區域,出臺《韶關市野外用火管理條例》,違規野外用火案件數同比下降69.7%。完成市區9家磚廠減排改造,完成511個“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整治,完成84家餐飲企業油煙廢氣治理工程,市區AQI優良達標率為92.6%,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2.1%,PM10同比下降4.4%,空氣質量改善幅度為全省最大。打好碧水攻堅戰,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河湖“清四亂”“五清”專項行動,清理整治飲用水源地隱患69個,新增城鎮污水處理廠34座、截污管網322公里。建成南水水庫等重點水源保護區預警監測系統,定期開展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主要江河斷面和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是全省唯一無黑臭水體的設區市。打好凈土防御戰,完成15個中央土壤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建設和56個鎮級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改,土壤重金屬污染源頭得到有效遏制。多部門聯防聯控管理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等體系初步搭建。農用地分類管理全面啟動。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有林地面積三大森林資源核心指標穩居全省第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已完成國家林草局備案,始興縣列入省“創森”試點縣。
實施“東進、南拓、西融、北優”城市發展戰略,市區27條道路實現“白改黑”,完成30個老舊小區示范改造,建成21座城市公廁,新增供水管網27.2公里。在全省率先實施縣城品質提升“439”和鄉鎮提升“139”行動,推進首批20個試點鎮開展垃圾、污水及“六亂”等“三項整治”項目建設?!八暮棉r村路”建設整治1904公里,樂昌成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打造干凈整潔村643個,美麗宜居村144個,特色精品村34個,始興紅梨村入選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翁源“蘭鄉古韻廊線”等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基本建設成型?!八拇蟆本皡^建設有序推進,建成閱丹公路54公里。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建成開放。仁化縣瑤塘新村被列為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九齡故里·百里畫廊”等8條線路被評為廣東省首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新豐縣秀田村等7個村入選廣東文化和旅游特色村。